網路與科技正在改變一切,且帶來無限的可能性,未來將會有更多元的行動裝置、雲端應用因此誕生。Google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更在去年直言:「今年是穿戴式裝置元年。」他呼籲,現在正是台灣產學整合、軟硬體合作的最好時刻!
簡立峰曾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所長,也是台灣Google第一號員工,喜歡思考,擅長用分析來解決問題,他從來不用別人的標準答案,而是不斷將目標拉向遠方。「他不但是頂尖的研究者,更能理解用戶需求,」這是Google 前全球副總裁、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給他的評語。
從研發到市場行銷,對於創新議題有許多深入觀察的簡立峰,隨著近年來引發的創業潮,他認為創新硬體或許是台灣的機會。他說,「運用既有硬體優勢做垂直整合,再從上加值創新應用;此外,全世界不管做什麼硬體,零組件都在台灣手裡,在這裡繼續做,還是有機會。」他呼籲年輕人不要認為機會被剝奪,機會,就在你我周遭。
為何他提倡從軟體投入硬體?簡立峰認為,過去做軟體的不懂硬體、硬體不懂軟體,但兩者一定要充分合作才能製造出讓使用者最滿意的產品。在未來,任何穿戴式裝置都是放在人的身上,人體對這些設備高度敏感,對工藝的安全性和精密度會要求更高,這就是做硬體的核心優勢。
簡立峰以手機產業為例,列舉三大機會,包括裝置端、App,以及商業模式。比如亞馬遜Kindle Fire就是一種新的模式,Kindle Fire的虛擬內容服務由亞馬遜提供,而硬體則由廠商設計與生產,自己不見得有自己的硬體生產工廠,如此打破傳統的「軟體歸軟體、硬體歸硬體」的模式,就是台灣產業可以依循的範例。
「所以硬體不是沒有機會,只是沒有升級。」一句話點出了傳統業者的心態需要徹底改變--硬體產業不是只固守在硬體,而是發揮既有的產業優勢結合一切。或許從醫療雲、教育雲開始,政府可以釋出一些資源讓業者實驗。而企業要知道自己要面對一個市場,不論是全球或中國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