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你覺得台灣的新創環境或是創業家有什麼不足的地方?」

最近被幾家媒體採訪時,都被問到這個問題,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,台灣的媒體喜歡拿國外的創業環境跟台灣做比較,尋找台灣的不足。如果這只是媒體操作,炒作一些議題,我可以理解。但我最近跟一些Bootcamp的畢業校友聊生涯規劃時,他們也有共同的行為,就是比較容易關注自己不足的地方:「我的英文應該不夠好」… 「自己是有相關經驗,但應該達不到對方的要求」 …

謙虛是一種美德(創業也會讓你變得humble),但我身邊的年輕人太容易去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,而忽略了自身的優勢。老實說,這種話說多了,很容易就變成「不努力」或「不作改變」的藉口—因為環境、因為政府、因為我不夠好,所以我才無法改變現狀,所以…

我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分享一下我在台灣Startup圈的觀察 -我聽台灣人說台灣是個鬼島,不過我可是舉家從香港搬到台灣來開設ALPHA Camp(整理111箱行李不是鬧著玩的,超累),在我眼裡,台灣的Startup環境其實是有很多優勢的:

是沒有資源還是充滿機會?

跟亞洲其他已發展國家如香港,韓國,新加坡等相比,台灣工資低、物價低這事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。從這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的社會與創業環境也許是沒有資源,但換個角度去看,物價和薪資水平低對想成立Startup的創業家來說,其實有很大的優勢,有3個原因支持這事實:

(1) 創業機會成本低

因為物價低,個人生活成本也低,跟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人民比起來,台灣人創業或冒險的機會成本也比較低。在東京、首爾、香港,因為生活開銷高,一般的市民為了維持吃與住房的基本所需,幾乎必須把所有時間都投入現在的工作,開銷的壓力令大部份的市民都只能關注如何換到更好的工作,賺更多的收入。跳出來創業,收入驟降到零,這事對很多人來說根本不能想像。

另外一個例子,新加坡的公民福利非常好,當公務員是人人稱羨的工作,政府會把優秀的人才送到如Harvard Business School等美國頂尖的學府進修。所以一般民眾冒險、創業的意願也沒這麼強。以前我在Yahoo!當亞太區總監時,就在我新加坡的團隊裏,看到這個現象。

台灣在這點上,壓力明顯比較低,有經濟空間來冒險與嘗試,尋找不一樣的路。

(2) 創業資金門檻低

台灣工資、租金的低水平,也讓創業的資金門檻相對較低。在東京、香港的年輕創業者需要投入的成本,尤其是人力、租金,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嚴苛的負擔。

(3) 好的Startup較有能力招攬到優秀人才

台灣沒有太多的跨國企業,一些還不錯的人才,受限地域限制,在本土企業的薪資水平和成長都很有限,這些本土企業的薪資水跟startup從幾年前很遠的差距,到這幾年已經相去不遠。Startup比較有機會招募到這些人才。在其他國家,比如我兩年前在香港創業,就很難用薪水吸引到如在HSBC、IBM等跨國企業工作的人才。

你該做什麼:

大膽跨出舒適圈,承擔適當風險去冒險吧!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創業,但不斷創新是必須的。無論是學習新技能或是轉換跑道進入高速成長的新興產業,甚至是創業,台灣人的機會成本都相對低很多。

技術型經濟的優勢

新加坡和香港都是以貿易起家的港口城市,他們的優勢是地理環境好,社會國際化,金融架構穩定,稅率低,英文普及等等。但這兩個以金融、貿易、房地產、服務業為主的城市,在以科技與產品為核心的新經濟體系中並沒有特別的優勢。市民一般不重視資訊工程、電子硬體工程等技術。

舉例來說,主修電腦科學 (Computer Science) 的大學生畢業後一般的出路是去外商、銀行當MIS,做的主要是維護系統或解決公司其他部門的IT問題,離「產品」、「研發」遠得很,這現象讓香港、新加坡的科技產業比較缺乏開發產品的能力。軟體如此,硬體、製造方面差台灣就更遠了。 對新加坡和香港人來說,進入金融、法律或諮詢這種具高度專業性的服務業才是人生「勝利組」,而台灣過去以科技業、製造業起家,從「科技新貴」這個詞就可看得出來,一個社會對這個職業/產業的重視,台灣擁有優秀的軟硬體工程人才庫,這在以科技與產品為核心的新經濟體系是很吃香的。

你該做什麼:

過去的台灣以硬體代工起家,強調「硬體規格」、「B2B業務模式」、「成本控管」和「資本規模」。面對新的軟體時代,我們應該換個思維,以更靈活、簡潔的方式直接面對消費者、測試idea的市場可行性、以「用戶體驗」、「解決問題」為核心,開發新產品。

友善的本土市場 (Home Market)

很多人都覺得台灣市場太小無法養活大企業。這當然並非完全是事實。更重要的是,這不應該成為不創新的藉口。以色列和芬蘭人口只有800萬和550萬,但前者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量排名全球第四,僅次於美國、加拿大、中國大陸,後者則締造了Nokia 、Angry Bird等家喻戶曉的品牌,只要有進軍國際的雄心和實力,本土市場的大小對創業家不應構成障礙。台灣市場最危險的地方是它不夠大也不夠小。但對於軟體、電子商務、移動、網路領域的科技startup來說,台灣是一個非常友善的市場,讓startup團隊有一個扎實的home market,原因有三個:

(1) 台灣人對新科技、新產品接受度高

台灣網路基礎設施完善,智慧型手機普及,在這樣的狀況下,台灣人接觸數位、科技產品的頻率相當高,也很願意擁抱新科技、新產品,舉例來說,Facebook在沒有設立台灣辦事處的情況下,能有1500萬個月活躍使用者,滲透率65%達全球之冠。而通訊軟體LINE在日本和台灣都是市占第一的通訊軟體,但LINE在日本只有42.8%的滲透率(註冊人數5400萬),在台灣則有高達74%的滲透率(註冊人數1700萬),在台灣LINE可是連五六十歲以上的年長者都會使用,早已成為台灣人聯絡感情的主要工具。Uber、Airbnb、Evenote等國外服務,在台灣也有一定的接受程度。

(2) 電子商務發達,物流金流完善

台灣的電子商務非常發達,你們大概很難想像,在便利超商取貨付款、購票,對外國人來說是一件多麽神奇又方便的事情。根據這份2012年的報告,台灣 B2C 的電子商務營收佔整體零售業12%,僅次於印尼,排名亞洲第二,勝於日(7.6%)、韓(11.4%)、中國(6.3%)。除此之外,台灣電商的「快速到貨服務」在亞洲也是首屈一指的,自PChome在2007年首開24hr快速到貨的濫觴以來,現在物流在大都會區已經可以做到5hr甚至3hr到貨,如此效率足以讓國外電商望塵莫及,近年更有一群電商前輩創立UITOX,把台灣電商的成功經驗帶到全亞洲。完善的物流和金流系統,讓台灣成為亞洲數一數二的電子商務王國。

(3) 市場巨頭少,對草根創業者有利

過去十幾年來,大陸一直是國際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,也因此養出一堆龐大的企業,在大陸,當你的idea做出一定成績,很難不去引起百度、阿里巴巴或其他巨頭的注意,若這些巨頭也想跨足你的領域,你很難跟他們龐大的資源做競爭(不是每個人都能像Facebook一樣上演大衛打贏巨人歌利亞的故事),所以大陸成功的創業家一般都是已具備一定實力、資本的人。草根創業者,尤其是年輕人,出頭的機率相對較低。而台灣正因為市場較小,養不出什麼龐大的怪物,成功的大多也是用相對傳統的手法經營,市場沒這麼競爭,對年輕創業家來說條件也沒這麼嚴苛。

你該做什麼:

市場小,野心可不能小,請在構思創業idea時,要專注服務好第一批客戶、第一個市場,但同時也要想好進軍國際的策略。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事業。對,也請練好英文。

結論

這些年來,FB上,媒體上一直反覆討論台灣創業環境的缺點,適度的討論可以促進政府進步,但我覺得現在有點過頭了。美國著名的創業家與創投Ben Horowitz曾說過—作為一個創業家「要具有獨特而強大的優勢,而非沒有缺點」(Go for strengths, not lack of weaknesses)。這觀點不論是在個人還是在國家層面都適用。

與其一直去思考如何彌補弱點,倒不如想辦法去擴大屬於自己的優勢。

圖片翻攝自NASA網站

 

本文轉自數位時代http://www.bnext.com.tw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高雄市經策會 的頭像
    高雄市經策會

    高雄市振興經濟策略推展協會(經策會)的部落格

    高雄市經策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